庄子齐物论:人生这场体验的游戏,请不要困在方寸之间

发布日期:2024-08-26 07:51    点击次数:126

齐物论是庄子最难懂的文章,也最能体现庄子齐万物、齐是非、齐生死的核心思想,但在领悟庄子这一思想中最大的障碍,就是我们把自己困在世俗的规矩里,太久了。这些规矩告诉你该这样做,该那样做,但却没告诉你,该遵从自己的本心,每个人都在这世俗的规矩里打转转,以自己的个人观点和偏见,来作为评判是非的标准,那么即使是傻子也有自己的一套逻辑标准,但谁的标准是又正确的呢?

庄子说,唯有达者知通唯一,能独与天地精神往来

我们先来简单了解一下庄子所说的道,才能理解齐物论的内涵所在,也就是说,只有真正懂得大道的人,才明白宇宙万物都是相通的道理。站在道的角度,天地与我并生,而万物与我唯一,一就是道,道就是一,在韩非子《杨权》篇里,说的最直接了当,因道无双,故曰一,也可以反过来理解,正因为无双无偶才称为一,否则就是二了。在这里我们不得不提到老子在道德经所说的,道生一,一生二,二生三,三生万物,无为天地之始,有为万物之母,虽然我们肯定有生于无,但也同时告诉我们,无与有是同源而异名。道有着一体两面性,也就是任何事物的对立面,即是无也是有,代表宇宙万物的本源。当我们理解了这一层面,就理解了庄子所说的万物齐一。

那站在“道”的角度,万物是否有一个大家普遍认可的标准呢?

庄子讲了个故事,王倪说,人如果睡在潮湿的地方,就会腰疼严重的还会半身不遂,但泥鳅却不会这样,人如果睡在树上,就会惊恐,但猴子就不会这样啊,人、泥鳅、猴子,这三者谁又知道哪里是最符合标准的住处呢?

人喜欢吃自己养的家畜,麋鹿喜欢吃青草,蜈蚣吃小蛇,猫头鹰吃老鼠,你又怎么知道这四者谁的口味最符合标准的?人们都喜欢长得好看的美女,但鱼见到它们就马上潜逃入水底,鸟见到它们又急忙逃往高空,这四者的审美,谁的又最符合所谓的标准呢?

所以没有统一的标准,彼与此,是与非,它们相互依存,又相互转化。你站在一个观点说这个是对的,我也可以站在另一个观点来否定它的不对。

春秋战国时期,老庄、孔孟等诸子百家。针对如何整治已经礼崩乐坏的天下秩序,各家都把自己的立场,当作裁决一切的绝对真理,否定对方的观点是正确的,宣扬自己的主观是对的,在数十年至百年间,这种争论从未停止,但天下的局势却越来越混乱。

所以庄子说夫随其“成心”而师也。

如果人人都以自己的偏见成见来作为评判是非的标准,那谁还没有一个自己的标准呢,夫道未始有封,言未始有常,为是而有畛也,大道未曾有彼与此的划分,至人的言论也未曾有是与非的划分,只是为了争得一个“是”字,便划出了很多界限。

庄子由此引出了人籁地籁和天籁。

大地所发出的气,叫做风,此风一旦刮起来,世界上所有孔洞的地方都会发出不同的声音,它们发出的声音,有的像激流的水生,有的像箭声,有的像嚎哭声,有的像悲哀声,人吹奏乐器所发出的声音是人籁,风吹过地面孔窍所发出的声音是地籁,而天籁是最高的境界,它的发声全凭自己,诸子百家都只不过是自然状态下所形成的各种孔洞罢了,好与坏,是与非,荣与辱,成与败,一切纷争的产生都源于人们自己的诚心。

世外高人

南郭子綦隐机而坐,仰天而嘘,荅焉似丧其耦。颜成子游立侍乎前,曰:“何居乎?形固可使如槁木,而心固可使如死灰乎?今之隐机者,非昔之隐机者也?”

子綦曰:“偃,不亦善乎,而问之也!今者吾丧我,汝知之乎?女闻人籁而未闻地籁,女闻地籁而不闻天籁夫!”

齐物论开篇一位高人,南郭子綦仰听“天籁”就是这种,视乎冥冥,听乎无声的境界,南郭子綦在“今者吾丧我”的境界中听到了“天籁”之声。这是不是一种纯粹冥想呢?当然不是。弟子颜成子游不能理解“天籁”是什么,南郭子綦告诉他,所谓“天籁”就是“地籁”自张自息的律动本身。当大风吹动众多孔窍,发出各式各样的不同音响时,这就是“地籁”,但若是领悟到大风与万物的和鸣都是自发的,并无一个有意识的主宰,却显示了一种远逾任何意识机巧的天然和谐时,那就是听到了“天籁”。

“天籁”不是别的,就是自然之声,但却是日常经验所不能感受的,来自宇宙深处的自然之声。在这种声音中融进了对自然无限蕴含的神秘联想。道家对自然的崇拜,一个重要原因就是, 自然在没有任何安排中,达到的和谐完美。南郭子綦在“今者吾丧我”的状态中就是领悟了自然的这一境界。他并没有拒绝具体的声响,却体会到了一个新的世界。

忘的过程是学会以新的眼光看世界的过程。是对存在困境的反省,存在的困境根源是我们生存的世界,更具体的说是我们看世界的方式,包括我们的视听言想习惯,和作为核心意识存在的我自己。

所以道隐于小成言隐于荣华

大道被小智者的一孔之见所隐藏,花言巧语掩盖了真言,一般来说人的困境是在具体情境中的困境。一受其成形,不亡以待尽,人一旦成为人,就会扮演各种角色,与物相刃相爢,其行尽如驰,而莫之能止,整天与外物争杀像奔驰的快马一样,一刻也停不下来。最后,终身役役而不见其成功,苶然疲役而不知其所归,可不哀邪?因此,是以圣人不由而照之于天,亦因是也,圣人不走分辨是非的道路,而是顺应道的运转规律,顺应自然的发展,到达了“忘我”的境界。堕肢体,黜聪明,离形去知,同于大通,只有摆脱了“形”(自我的形体)和“知”(真伪混淆的所谓知识)的羁绊,与道同一就没有好恶之情,与变化同游就不会偏执守常,

最后庄子说天地与我并生,万物与我齐一,在大成至圣之境,超越是非,超越生死。

老子在道德经里也说反者道之“洞”,这里的反强调了天地万物间存在的普遍内在矛盾,也就是万物自身存在的对立面,没有反就没有动,就没有万物的生生不惜,所以反者道之洞的反,也蕴藏着返回的返,万事万物的矛盾运动总是向着相反的方向转化,终而复始,物极必反。其中物极必反在自然和社会中最普遍现象是,天上日中则移,月盈则亏,地上花开则谢,叶绿则枯,人间乐极生悲,苦尽甜来,事物木强则折,物撞则老,国家分久必合,合久必分。万物在宇宙中蓬勃生长,尽管变化纷纭,最后又各自返回到它们的根本。

你所认为的普遍价值标准,只不过是主观的偏见而已,导致你有这样的心或那样的心,其实都不过是一场蝴蝶之梦。

造化承载着人的命运

人无法摆脱造化的不测,但人可以主动摆脱是非争执所带来的灾难。既然有主动的选项,何不,得其环中,以应无穷,忘生死,忘是非。

忘生死

忘生死是对造化这黑色的偶然性,抗争到底的豁达态度。人不过是气的运转罢了,气聚则生,气散则死,既然死是一件不必强求的事,何不游于无穷,各自回到湖海里畅游,所以庄子说,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,老子对死亡也说反者道之洞,生有所乎萌,死有死乎归,始终相反乎无端,而莫知其所穷。

忘是非

但人在世间游走的又障碍是“是非”,庄子也感叹齐是非的不易,因为它不是一个自然过程,所以齐是非是整个齐物论最重要的环节。人间的是非是不可能消失的,但是非却可以不落为是非。

庄子说,因是因非,因非因是,当某以事物被认为是的时候,它的非也就产生了,反之亦然,这像一个圆圈一样没有穷尽的,若要跳出这个圈子,就要得其环中,站在圆圈的中间,不把彼此放在对立当中,不站在是非的任何一方,因为辨无胜。要肯定所有是非主张是的方面,从而更全面的博采众长,这是解决是非最好的办法。

化其道 复其初

最后庄子说,无论你是的观点多么正确,都不要落入是非中,卢梭也说,出于自然之手的东西是真的好,一到人的手里就变的伪而又坏,所以,六合之外,圣人存而不论,六合之内,圣人论而不议,不议论是非,才能自由逍遥,独与天地精神往来,与造物主同游。